
武田信玄是戰國時代(1467年~1615年)統治甲斐國(現在的山梨縣)的武將。
因為其壓倒性的強大實力,被稱為「甲斐之虎」,由他率領的以騎兵為主力的武田軍,被譽為戰國時代最強的軍團。
據說就連織田信長都對他有所忌憚。本篇為大家詳細介紹這位人物的生平、逸事與名言。
人物指南
-
擅長情報蒐集、軍略與統治的戰國時代名將。
-
年僅21歲便發動政變繼承家督。
-
與宿敵上杉謙信之間多達五次的「川中島之戰」,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戰役之一。
-
以甲斐國為根據地,攻佔信濃、駿河,並與上杉謙信及德川家康展開激戰。
-
雖與德川家康、織田信長對立,但仍著手展開以統一天下為目標的西上作戰,在途中病逝,未竟其志。
武田信玄生平年表
年代 | 歷史事件 |
---|---|
1521年 | 出生於現在的山梨縣 ,為武田信虎的長子 |
1541年 | 發動政變驅逐父親,繼承家督 |
1542年 | 進攻曾為盟友的諏訪 |
1548年 | 與村上義清交戰失利,蒙受重大損失 |
1553年 | 與上杉謙信開戰,即第一次「川中島之戰」 |
1554年 | 與今川義元、北條氏康締結甲相駿三國同盟 |
1561年 | 發起第四次「川中島之戰」 |
1568年 | 攻佔德川家康的駿府城 |
1572年 | 西上作戰開始,在三方原之戰中擊敗德川家康 |
1573年 | 因病去世 |
武田信玄的生平
作為戰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武將之一,武田信玄一生致力於無數戰事與政務,是一位傳奇性的名將。
年紀輕輕就繼承家督之位的信玄,在內政與軍事兩方面皆有卓越成就,在戰國亂世中生存並壯大。
本篇將依照時間順序,來追溯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年紀輕輕就透過政變繼承家督
武田信玄於1521年出生於甲斐國,是戰國大名武田信虎的長子。據說他自幼聰慧,且精通武藝。
其父信虎雖是統一了甲斐國的優秀武將,但由於施政手段過於強硬,招致家臣與百姓的不滿。1541年,武田信玄與家臣們合謀,將父親信虎流放至駿河國(今靜岡縣),並繼承家督之位。
當時年僅21歲的信玄,已展現出卓越的領導能力與統率力,為武田家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入侵信濃並締結甲相駿三國同盟
繼承家督之位後,武田信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進攻鄰國信濃(今長野縣)。
第一個目標是諏訪。雖然在父親信虎時代與其為同盟關係,妹妹也嫁入諏訪家,但在信虎被放逐後,雙方關係惡化,諏訪可能進攻甲斐的情勢令信玄憂心。
1542年,武田信玄率兵進軍諏訪,攻陷大名諏訪賴重的居城上原城,隨後包圍了桑原城。
他假意議和,將諏訪賴重騙出後逼其自盡,藉此掌控了諏訪,為進攻信濃奠定了基礎。
信濃地區有眾多實力雄厚的勢力,如村上義清、小笠原長時、木曾義昌等人,信玄與他們之間的戰爭持續不斷。
其中與村上義清的戰鬥尤為激烈,1548年的上田原之戰中,武田信玄敗北,並失去多位重臣,損失慘重。
儘管如此,信玄依然靈活運用外交手段,於1554年與駿河國的今川義元、相模國(今神奈川縣一部分)的北條氏康締結甲相駿三國同盟。
這一聯盟穩定了東部與南部邊境,建立起可以專注於攻打信濃的態勢。

與勁敵上杉謙信之間的激戰「川中島之戰」
在推進信濃制圧的武田信玄面前,阻擋其步伐的是統治越後國(今新潟縣)的上杉謙信。
村上義清在被武田信玄逼入絕境後投奔上杉謙信,逃往越後國,成為兩人對立的導火線,上杉謙信因此出兵信濃,雙方的對抗正式升溫。
這場對立具體化為「川中島之戰」。據說從1553年至1564年間,兩軍共交鋒五次。其中最為激烈的戰役是1561年的「第四次川中島之戰」。
在此役中,武田軍動員約兩萬人,上杉軍則出動約一萬三千人,堪稱戰國時代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
這場戰役中,流傳著上杉謙信策馬闖入武田信玄大營的傳說。
傳聞中,上杉謙信揮舞太刀進攻,而來不及拔刀的信玄則以軍配團扇抵擋。雖然這段逸話可能是後人杜撰,但透過江戶時代的軍記文學等途經流傳開來,成為後世口耳相傳的故事。
戰局最終未能分出勝負,雙方皆選擇各自撤退。此後,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避免直接衝突,轉而各自專注於自身的戰線發展。
雖然歷史上並無兩人當面交鋒的確切記錄,但他們作為戰國時代的代表性宿敵,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進一步擴張勢力以及與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的對立
在信濃確立了霸權之後,武田信玄將目光投向下一個勢力擴張的區域。
1560年的桶狹間之戰中,作為武田信玄盟友的今川義元被織田信長擊敗,使局勢產生劇變。武田信玄隨即破棄甲相駿三國同盟,進軍駿河,接連掌控駿河國的重要據點。
這項舉動也使得與今川氏結盟的德川家康無法避免與其對立。武田信玄進軍遠江國(今靜岡縣),並在通往三河國(今愛知縣)的邊境展開激烈戰鬥。
另一方面,德川家康則與織田信長加強聯繫,最終形成武田信玄與這兩股聯合勢力對抗的局勢。
隨著勢力不斷擴張,武田信玄以成為戰國霸主為目標,開始進軍京都,即所謂的「西上作戰」正式展開。

因宿疾惡化而放棄西上作戰
武田信玄在進軍京都的途中,與德川家康在三方原爆發激戰。
他以壓倒性的兵力擊潰家康軍,據說德川家康本人僅以身免,狼狽逃回濱松城。這一事件被視為家康人生中的重大轉捩點。
然而,儘管西上作戰初期進展順利,但由於武田信玄的宿疾惡化,迫使他中斷行動。
1573年,在歸鄉途中,信玄在美濃國(今岐阜縣)病倒並去世,享年53歲。
之後,由其子武田勝賴繼承家督,但因難以發揮如其父般的統率力,導致武田家逐漸衰退。

武田信玄的逸聞趣事
被譽為戰國最強的武田信玄,其強大實力背後的秘訣與一些令人意外的一面,皆可從諸多逸聞中窺見一斑。
透過瞭解武田信玄的生平以及背後的趣聞軼事,將能更加深入地體會武田信玄的獨特魅力。
武田信玄軍事戰略的基礎「風林火山」
據說「風林火山」是武田信玄軍旗上的標語,並作為其戰略的象徵而廣為人知。
準確地說,軍旗上記載的是以下四句話,簡略後統稱為「風林火山」。
- 其疾如風
- 其徐如林
- 侵掠如火
- 不動如山
這四句話引用自中國古代著名兵書《孫子兵法》,據說武田信玄曾將其作為軍事戰略的指導方針。
其含義是「行動時如疾風般迅速,布陣時如樹林般沉靜,進攻時如大火般猛烈,防守時如大山般穩固不動」。
即使在今天,「風林火山」也常被引用於商業或運動中的戰略理念中。

支撐戰國時代最強軍團的忍者集團
武田信玄之所以強大的本質,並非僅僅來自於被譽為戰國最強的騎兵部隊,而是建立在縝密情報蒐集基礎上的高超的戰術運用。
在武田軍中,主要負責情報收集的是被稱為「三者」或「透波」的忍者集團。
三者的任務範圍廣泛,包括收集敵方情報、偵察周邊敵軍動向、潛入敵方領地探查兵力與補給路線等。
其中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存在,是由巫女組成的「步行巫女」集團。
所謂步行巫女,是指不隸屬於特定神社,靠著旅途中傾聽人們的心願並以祈禱和占卜來維持生計的女性。
戰國時代一般民眾的移動受到限制,而身為聖職者的步行巫女卻能在各地自由移動,且不易引起懷疑,能有效地蒐集情報。
據說武田信玄正是看中了她們可自由移動的特性與社會信譽,讓她們學習諜報技術,使其成為情報網的重要一環。

武田信玄寫給一位美少年的書信,用以辯解自己出軌的行為
從武田信玄過去所展現的人物形象來看,有一則令人難以想像的意外逸事也被流傳下來。
這是發生在武田信玄和家臣春月源助之間的一個小插曲。
據說武田信玄與春月源助的關係非常親密,已經超越了君臣之情。
戰國時代,將性命託付與彼此的主僕關係有時會發展成為愛情,尤其是年輕俊美的側近侍奉主君時,往往會孕育出這樣的情感羈絆。
有一天,春月源助得知武田信玄與弥七郎私下會面,感到非常難過。
戀人察覺對方出軌時的不悅心情,古今似乎並無不同。
於是,武田信玄慌忙寫信解釋,聲稱「與弥七郎並無任何關係」,甚至表示「若有謊言,願意接受天罰」,竭盡全力地為自己辯解。
這封信件現今仍然存在,收藏於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

武田信玄的名言
在眾多戰國武將中,武田信玄的人氣尤為突出,他也留下了許多至今仍能引起現代人共鳴的至理名言。
下面將介紹其中特別知名的幾句名言。
“人是城池,人是石牆,人是護城河;仁慈帶來盟友,仇恨招致敵人。”
這是一句象徵武田信玄執政理念的名言。
意思是「人,才是守護國家的城池、石牆與護城河。要以慈悲心待人,避免冷酷無情的做法。」
它表達了一種思想:無論建造多麼宏偉的城池或石牆,最終能支撐國家根基的是「人」。
只要珍視家臣與百姓,以恩義待之,他們自然會成為盟友;反之,若輕視他們,便可能轉而成為敵人。
這句名言簡潔有力地道出戰國時代中,人材與信任所承載的重要價值。
“我非用人,而是用其所長。”
這句話的意思是「領導者不應只是指揮他人,而是要善用每個人擁有的專業與能力」。
武田信玄能夠洞察家臣與部下的才能,並依其所長給予恰當的職責,使整個團隊發揮最大的潛力。
他不強求改變某個人,而是靈活運用其個性與特長,展現出他柔軟且務實的領導風格。
這種理念同樣適用於現代的企業經營與團隊建設,體現出「善用人才」的重要性,是一句極具前瞻性的名言。
“只要去做就能成功;若不去做,即使是能成之事也不會實現。
將「做不到」當作理由輕言放棄的人,實在是多麼可悲與渺小。”
這句名言指出了「明明做得到卻在未曾嘗試前就放棄」的人性弱點。
即使是透過努力就能達成的事,也常有人一開始就認定「辦不到」而輕易放棄,這正是人類軟弱的一面。
武田信玄在實際的戰事與政務中,即便處於看似不利的局面,也從不輕言放棄,而是透過不斷思考與努力,開創出一條生路。
這句話正好凝縮並體現了他堅定不移的信念。
與武田信玄淵源深厚的景點
山梨縣有許多與武田信玄淵源深厚的建築物與景點。
如果有機會造訪山梨縣,務必親自到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些景點看看。
1. 武田信玄公銅像
銅像是市民為讚揚信玄的豐功偉業,於1969年在甲府站前所建。此後便成為當地的象徵,每年12月還特別進行大掃除,廣受民眾重視。
該銅像是以信玄在「川中島之戰」中與他的宿敵上杉謙信交手時的姿態為原型。

2. 乾德山 惠林寺
這是一座隸屬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古老寺院,也是武田信玄的菩提寺。
由夢窓國師於1330年創建的惠林寺,在1564年被武田信玄指定為菩提寺。
在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甲斐武田氏最終走向滅亡,而當時勢如破竹的天下人織田信長也曾放火燒毀惠林寺,留下這段歷史。

3. 信玄之湯 湯村溫泉
相傳由平安時代的弘法大師於808年開創的溫泉地,歷史超過1200年。
部份書籍中亦留有戰國知名武將武田信玄時常來此療癒戰役的疲憊或傷勢的記錄。
溫泉街上有各種類型的住宿設施,包括設有美麗日本庭園的飯店和老字號旅館等。

照片
-
被譽為戰國時代最強的名將,綽號「甲斐之虎」
-
武田信玄出生於現在的山梨縣,也就是昔日的甲斐國
-
統治駿河國的今川義元
-
武田信玄的宿敵上杉謙信
-
隨著武田信玄勢力的擴大,與其成為敵對關係的德川家康
-
位於山梨縣甲府市的武田信玄公墓所
-
在武田信玄的菩提寺「惠林寺」中,也陳列著「風林火山」的屏風
-
由女性組成的步行巫女示意圖
-
一封可窺見武田信玄意外一面的書信逸聞
-
山梨縣甲府的象徵!與武田信玄的銅像合影留念吧〜
-
被譽為戰國最強的武將──武田信玄的菩提寺
-
在擁有1200年歷史的溫泉勝地,悠閒地療癒旅途的疲憊吧
武田信玄簡介
- 姓名
- 武田信玄(日文:武田信玄たけだ しんげん)
- 出生日期
- 1521年
- 死亡日期
- 1573年
- 享年
- 53歲
- 出生地
- 甲斐國(即現在的山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