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必去景點33選】造訪千年古都京都,就是要感受歷史文化與自然風景的融合美
京都是深受日本國內外遊客歡迎的人氣旅遊勝地。這座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其中有17座建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單。在相關的景觀保存條例下,京都不僅整備了眾多裝點歷史建築的街道,整個城市也充滿著千年古都特有的迷人風情。
因為有太多充滿魅力的觀光景點,所以讓人很難取捨。本篇為大家介紹初次造訪京都時不可錯過的觀光景點、住宿設施和餐廳等旅遊資訊,希望能為各位規劃行程提供參考。
文章目錄
京都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京都府位於日本本州中部附近的關西地區。自西元 794 年桓武天皇將首都從長岡遷到京都至明治維新,一直作為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而繁榮興盛。
悠久的歷史積澱為這座千年古都造就了眾多的神社、寺廟等豐富的歷史遺蹟,時至今日,這裡仍保留著古老而又美麗的景觀,以及古都特有的沉靜、優雅的氛圍。僅在京都府內,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的建築物多達約300處。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京都之旅是充分感受日本歷史、文化和傳統魅力的不二選擇。

最適合造訪京都的季節是?
京都四季分明,無論何時造訪都能欣賞到不同的古都風情。其中陽光和煦的春天和天高氣爽的秋天是最值得推薦的旅遊時節。
每逢春天,漫山遍野的櫻花美景令人驚豔,而到了秋天,楓葉與神社寺廟交相輝映的絕妙風景更是叫人流連忘返。
京都各季節著裝指南
- 春季(3月〜5月):輕便夾克、薄毛衣
- 夏季(6月〜8月):輕便服裝、短袖
- 秋季(9月〜11月):輕便夾克、外套
- 冬季(12月〜2月):大衣、羊毛套裝、厚毛衣和夾克
如何前往京都?
從東京搭乘新幹線,只要2小時10分鐘即可抵達京都。天氣好的話,還能透過從車窗欣賞富士山的美麗風景。
從名古屋、大阪前往京都的交通更加方便。京都距離名古屋車程34分鐘,到大阪也只需20分鐘。建議將京都、名古屋和大阪排入同一個行程表中,體驗一趟巡遊關西地區大城市的旅程。
京都觀光主要的交通手段
京都作為日本屈指可數的旅遊勝地,擁有許多大眾交通設施,包括市營地鐵、JR、私鐵和巴士等。
因為許多景點散佈在市區內,而景點週邊幾乎都有巴士停靠站,所以搭乘巴士是遊覽京都的基本方式。
京都地鐵有兩條線路,一條貫穿京都市,一條貫穿宇治市,非常適合不想在交通擁堵中浪費時間的遊客。
京都必去景點33選
京都雖然歷經戰火及時代的變遷,但依然擁有大量保留著昔日風貌的建築物、充滿懷舊風情的町屋,以及與四季各異的大自然和諧相融的城市景觀。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千年古都獨特的迷人氛圍。
1. 音羽山 清水寺
清水寺創建於778年,於1994年被登錄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寺院坐落於音羽山半山腰,在佔地面積約有13萬平方公尺的境內散佈有30多座廟堂及石碑,其中包括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產。寺院自然景觀豐富,春天的櫻花、夏天的綠意盎然、秋天的楓紅美景,以及冬天的雪景,一年四季都能欣賞到不同的寺院風光。

2. 伏見稻荷大社
稻荷神社在日本各地被譽為保佑五穀豐收、生意興隆、家庭安全、疾病治癒和實現各種願望的神社,據說全國約有3萬間之多,總本宮便是京都的伏見稻荷大社,建造於711年。
伏見稻荷大社最引人注目的景點就是「千本鳥居」。地點位於正殿後方,朱紅色的鳥居如隧道般地一字排開。

3. 金閣寺
金閣寺是一座以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的住所「北山殿」為前身的寺院。因足利義滿的法名而被命名為鹿苑寺,成為他自己創建的相國寺的山外塔頭寺院(即副寺,指隱退後在本寺之外的地方建造的庵堂)。

4. 南禪寺
南禪寺由兩度擊退蒙古入侵的「龜山上皇」於13世紀後期創建,是日本第一座由皇室發願建造的禪宗寺院。
被指定為國寶的建築物「方丈」,原是豐臣秀吉打造的京都御所,於江戶時代遷移至此。可以欣賞到桃山風格的巨幅障壁畫,這些豪華絢爛的畫作,皆出自日本名畫家集團狩野派之手。此外,還有據傳為左甚五郎之作的彫刻作品,以及小堀遠州打造的方丈庭園等知名景觀。

圖片提供:iStock
5. 元離宮二條城
1600年(慶長5年)贏得關原之戰並完成統一日本偉業的德川家康,為在京都設立據點,於1603年(慶長8年)完成了二條城的建造。二條城座落於京都中心位置的洛中,是擁有410餘年歷史的重要文化財。1994年以「古都京都文化財」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6. 貴船神社
貴船神社位於京都市左京區貴船山腳下的貴船川沿岸,是全國約2000座水神神社的總本宮,供奉著掌管水的高龗神。雖然具體的創建日期不詳,但據有關記載,神社的重建年代為天武天皇在位的白鳳六年 (西元677) ,相傳擁有1300年以上的歷史,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古老神社。

7. 八坂神社
八坂神社的主祭神為素戔鳴命、櫛稻田姬命、八柱御子神,是分佈於全國的八坂神社和以素戔鳴尊為主祭神的相關神社,共約2300間神社的總本社。

8. 平安神宮
1895年,為紀念平安時代(西元794年〜1185年)將首都遷至京都1100週年而創建了平安神宮。其標誌物是高24公尺,寬18公尺的巨大鳥居,即使遠遠望去也能感受到其磅礡的氣勢。神宮中供奉的是完成平安遷都的第50代桓武天皇和平安京(現京都)最後的天皇──第121代孝明天皇。

9. 東寺
東寺是於延歷13年(794年)遷都平安京兩年後,與西寺同時建造的寺院。西寺在平安時代末期荒廢,東寺的建物歷經多次燒毀後重建至今。寺內豐臣秀賴所建的金堂和德川家光興建的五重塔皆被指定為國寶。

10. 天龍寺
天龍寺是「臨濟宗天龍寺」派的大本山。 1339年,室町時代初期,足利尊氏為後醍醐天皇祈禱冥福,下令由「夢窗國師」開山創建。天龍寺的佔地延伸到後嵯峨天皇的「龜山離宮」遺跡,是日本最早的史跡及特別名勝,於1994年以「古都京都文化財」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11. 渡月橋
渡月橋建於9世紀前葉的平安時代,曾多次遭洪水沖毀後重新建造。據說因鎌倉時代的龜山天皇乘船賞月時,詠歎月亮看起來宛如正在過橋般地移動而得名。渡月橋曾出現在歌川廣重和葛飾北齋等人的浮世繪作品中,已成為嵐山最具代表性的風景。

照片提供:©京都市媒體支援中心
12. 北野天滿宮
北野天滿宮是自平安時代中期的947年(天曆元 年)創建以來,已有1千年多年歷史的古老神社,也是全國12000座天滿宮天神社的總本社和天神信仰的中心。主祭神為學問之神菅原道。
神社為天神信仰的發源地,以「北野的天神先生」及「北野先生」的暱稱為民眾所熟知。

13. 京都國立博物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於1897年開館,原名為「帝國京都博物館」。該博物館以與京都有著深厚淵源的藝術作品和文化財產為中心,收藏了大約 14,600 件珍品,包括來自日本和東亞地區的古代藝術品與出土文物。
博物館展出從收藏品中精心挑選的考古遺物、陶瓷器、佛像等雕塑作品,以及從平安時代至近代的繪畫、書法、染織品、漆器、金屬工藝品等京都的歷史所孕育出的美術工藝品。此外,每年亦舉辦大型特別展。

14. 龍安寺
龍安寺為臨濟宗妙心寺派的禪宗寺院,作為「古都京都文化財」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室町時代的1450年(寶德2年),曾任幕府管領的細川勝元接管了德大寺家的山莊,於是便命令妙心寺的第五代義天玄承禪師開山創建。

15. 仁和寺
仁和寺是真言宗御室派的總本山,作為「古都京都文化財」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平安時代前期仁和2年(886年),應第58代光孝天皇的旨意,由次代宇多天皇於仁和4年(888年)下令建造,並以當時的年號命名為仁和寺。

16. 京都塔
從京都車站出來之後,就能看到聳立在眼前的京都塔。高達131公尺的京都塔以照亮京都街區的燈塔為主題,是京都市區最高的建築物。
遊客可以登上100公尺高的觀景台一望京都街景。天氣好的時候,還能透過設置的免費望遠鏡眺望大阪一帶的風景。

17. 下鴨神社 (賀茂御祖神社)
下鴨神社正式名稱是「賀茂御祖神社」。由於坐落在流經京都市的鴨川下游,因此被稱為「下鴨先生」或「下鴨神社」。正殿由東、西兩棟建築組成,被指定為國寶,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18. 平等院
平等院原本是平安時代(西元794年~1185年)的掌權者藤原道長的別墅,在他的兒子賴通繼承之後,於1052年改建為寺廟。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通過在2014年的改修維護,重現了與當初創建時非常相近的姿態。供奉本尊阿彌陀如來像的阿彌陀堂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19. 天橋立
京都府的「天橋立」是一個因為地殼的推擠作用而形成的海上沙洲,與宮城縣的「松島」、廣島縣的「宮島」並稱為「日本三景」。在全長約3.6公里,寬約20公尺至170公尺的沙洲上,生長著約500株高大茂盛的松樹。這個由大自然歷經幾千年的漫長歲月而創造的神秘的景觀,曾入選許多「日本百選」當中,其中有日本名松百選、日本白砂青松百選、日本海灘百選、日本美麗的歷史風土百選等,是造訪京都時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

20. 京都水族館
京都水族館是2012年3月於京都車站附近的梅小路公園內開幕的內陸型大規模水族館。由10個區域所構成的館內,包含棲息在鴨川的國家特別天然紀念物大山椒魚在內,還飼育有黑腳企鵝、斑海豹、魚類和水母等約250種、共15,000隻的水生物。

21. 銀閣寺
銀閣寺是以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所建造的山莊「東山殿」為前身的寺院。與金閣寺一樣,是相國寺的山外塔頭寺院(即副寺,指隱退後在本寺之外的地方建造的庵堂)。義政歿後,以其法名「慈照寺」為寺名。

22. 賀茂別雷神社 (上賀茂神社)
上賀茂神社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傳說在遠古的神話時代,主祭神「賀茂別雷大神」降臨於本殿西北偏北處的神山。天武天皇在位的白鳳六年(西元678年),當地豪門賀茂家在現址上建造神殿而成為神社的起源。一般稱作「上賀茂神社」,正式名稱則冠以主祭神之名為「賀茂別雷神社 」。神社境內有模仿神山形狀的砂山,稱作立砂。

23. 建仁寺
建仁寺是京都最古老的禪寺,為臨濟宗建仁寺派的大本山。寺院創建於1202年,由鎌倉幕府第二代將軍源賴家捐贈寺域土地,日本高僧「榮西禪師」為開山祖師。寺院曾名列京都五山第三名而盛極一時,但後來因遭遇戰亂和火災而荒廢。慶長年間,安國寺惠瓊法師將方丈居所移至建仁寺,進行重修本寺,在德川幕府的保護下重建了寺廟。之後,因明治政府的宗教政策等因素,獨立為臨濟宗建仁寺派的大本山。高台寺和法觀寺(八坂塔)是建仁寺的分寺。

24. 東福寺
東福寺為「臨濟宗東福寺派」的本山,攝政九條道家發願興建菩提寺,命聖一國師開山創寺,自1236年起歷時19年,於1255年七堂伽藍完工。與天龍寺等名剎一同並舉為京都五山之一。

25. 醍醐寺
醍醐寺是弘法大師空海的徒孫,也是修驗道當山派祖師理源大師聖寶,於平安時代初期的874年(貞觀6年)創建的寺院,為真言宗醍醐派の総本山。
寺院佔地200萬坪,覆蓋了整個醍醐山,是京都最大的寺廟建築之一。寺院分山頂上的「上醍醐」與山腳地帶的「下醍醐」兩個部分,共有八十多座殿堂和佛塔。

26. 鞍馬寺
鞍馬寺是日本各地鞍馬寺的總本山。相傳開始於 770 年,奈良唐招提寺鑑真和上的弟子鑑禎上人在此供奉毘沙門天王。正殿金堂中供奉有毘沙門天王、千手觀音菩薩和護法魔王尊。寺院的特色之一是守護神像的不是狛犬,而是「阿吽虎」。

27. 正壽院
相傳正壽院建於1200年,位於以京都綠茶發源地而聞名的「宇治田原」,為飯尾山醫王教寺的塔頭寺院。本尊供奉十一面觀世音,是五十年才開門一次的秘佛。寺院內有由鎌倉時代的佛師&藝術家快慶所打造,現已被指定為國家指定重要文化財的不動明王坐像,及客殿中以花與日本風景為主題描繪的160張天井畫等,擁有許多值得觀賞的重點。

28. 八坂庚申堂
八坂庚申堂創建於清水寺和八坂神社所在地,京都一級觀光地的東山地區,正式名稱為「大黑山金剛寺庚申堂」。這間寺院深受在地人所喜愛,有著「八坂庚申San」的暱稱,是日本最早開始信奉源於中國道教的庚申信仰,亦為日本三庚申之一。

29. 花見小路
花見小路是從三條到建仁寺,以南北方向貫穿祇園的主要通道。
雖然被稱為「小路」,但寬闊的道路兩旁店鋪鱗次櫛比,遊客絡繹不絕。特別是四條通以南的地區,仍保留了過去作為茶屋街的古早風情。原本位於四條通及其北側的茶屋在明治至大正時代期間通通被匯集到南側,形成了現在的街景。

30. 京都御苑

31. 伊根舟屋
伊根灣位於京都府北部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漁業興盛之地。大海沿岸建有許多被稱為「舟屋」的獨特建築。比鄰而居的約230間船屋沿著伊根灣綿延5公里,形成在日本極為罕見的獨特景觀,已被指定為日本重要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

32. 嵯峨野竹林小徑
嵯峨野因為景色風光明媚,從平安時代 (794~1185年) 就受到貴族和文人的愛戴,因此在嵯峨野建有許多別墅和小屋。嵯峨野竹林小徑從野宮神社經過天龍寺北門,再往大河內山莊延伸,是長約400公尺的散步小徑,被稱為嵐山竹林之道。

照片提供:京都市媒體支援中心
33. 京都鴨川
京都的鴨川也叫做「賀茂川」或「加茂川」。鴨川發源於「棧敷岳」一帶,流經「京都市」,自「鳥羽」匯入「桂川」。地處鴨川下流一帶的「四條」地區東有「祇園」、西有繁華的「河原町」,不僅是京都的商業中心,也是京都的代表性風景。

©Kyoto Media Support Center
京都經典購物設施3選
逛街購物也是京都觀光的一大樂趣。幾乎匯集了京都所有食材的錦市場,進駐有充滿藝術氣息及休閒風格的書店、設計獨特的購物空間等類型豐富的購物設施讓無數遊客樂而忘返。
1. 錦市場
錦市場位在京都主要街道四條通以北的錦小路通上。從前此地的鮮魚店生意興隆,1615年在江戶幕府的認可下,得以更進一步的發展。從京都的蔬菜,到琵琶湖的淡水魚、鰻魚、馬頭魚、鰈魚、豆皮、麥麩和醃漬品等食材一應俱全,以「京都廚房」之名深植人心。京都特有的食材幾乎都可以在這裡買到。

2. 京都岡崎 蔦屋書店
京都岡崎蔦屋書店是在京都岡崎地區的音樂廳「京都會館」內開設的書店。是由引領日本文青路線的「蔦屋」所經營的商業設施。 1樓為書店和咖啡廳,2樓是咖啡廳和餐廳,3樓為書籍和藝廊展示區,到處充滿文青氣息。

3. 京都車站大樓
與京都車站直通的大型商業設施,進駐有商店、餐廳、飯店和文化設施等。大樓內總是人潮湧動,享受購物樂趣的觀光客及在地顧客絡繹不絕。從地下2樓延伸到1樓的「京都車站大樓專門店街 The CUBE」內商店林立,販售京都風格的伴手禮、甜點、流行時裝和雜貨等商品。大樓西側是「JR京都伊勢丹」,可以買到來自全世界的精品時尚品牌、彩妝、保養品等各種人氣商品。

京都推薦住宿設施2選
本篇介紹2間能充分感受古都風情的住宿設施。希望能讓旅客在充滿禪意的日式寧靜中放鬆身心,同時盡情享受蘊含著日本傳統文化的「待客之道」。
1. 天橋立離宮 星音
天橋立離宮星音是提供日式旅館、別墅和豪華露營等多種不同住宿形態的度假村設施「MarineTopia Resort」,於2017年在天橋立地區開業的日式旅館。

2. MUNI KYOTO
MUNI KYOTO是於2020年8月開業的豪華飯店,坐落於京都嵐山腳下的渡月橋前,以「獨一無二的景色」為理念,提供極致的療癒與住宿體驗。
客房皆為50平方公尺以上的豪華房,可以欣賞隨四季更迭而變化的嵐山風景。每一間客房都經過精心設計,比如,在雙人房設置寬280公分的大床,以及使用京都素材的獨家沐浴備品等,對細節的追求讓人感到非常舒服。

京都必買伴手禮2選
京都有多到不計其數的紀念品商店,各種各樣的伴手禮讓人眼花繚亂,以至於不知道該去哪裡、該買什麼才好。
下面介紹幾款初次造訪京都時一定不會買錯的京都經典伴手禮。
1. 優佳雅 吸油面紙
1994年創業的老字號化妝品品牌「優佳雅」的招牌商品「吸油面紙」。在補妝之前用吸油面紙在臉上輕輕按壓,吸取多餘的油脂,可以讓妝容更加服貼。這款吸油面紙使用細緻的特殊和紙,用打薄機反覆打壓和紙,讓紙張的纖維活性化,打造出不會造成肌膚刺激的柔滑質地和超群的吸收力。

2. GRAND MARBLE 大理石丹麥吐司
GRAND MARBLE是誕生於京都的丹麥吐司專門店。招牌商品是由甜點師傅一個一個仔細烘烤而成的「大理石丹麥吐司」。這款在麵團中加入許多口味捏製而成的丹麥吐司,賞味期限比起一般的麵包來得更長,因此也是非常受到歡迎的土產或伴手禮。除了12種一般販售的口味以外,也有使用當令水果或堅果等食材所製作的期間限定口味。

可體驗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京都祭典活動3選
京都一年當中都會舉辦各種傳承悠久歷史的祭祀儀式及節慶活動。其中最精彩的看點是夏季祭典活動。其中有將一幅宛如平安王朝的歷史畫卷展現在眼前的「葵祭」、旋律獨特的祭典音樂「祇園囃子」在四處飄蕩的「祇園祭」,以及「五山送火」等。
對日本傳統文化有興趣的旅人不妨選擇夏季來訪,通過參加祭典活動,進一步感受京都獨有的歷史文化。
1. 祇園祭
舉世聞名的「祇園祭」是日本三大祭之一。這個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旅客到訪的祭典,是869年(貞觀11年),從京都到日本各地暴發大型傳染疾病時,人們向八坂神明祈求疾病退散、消災解厄而起。現今為八坂神社的祭典,每年7月1日起為期一個月舉行各種神事和活動。

2. 葵祭
每年5月15日,在京都下鴨神社(賀茂御祖神社)和上賀茂神社(賀茂別雷神社)舉行的例行祭典,與祇園祭和時代祭齊名為「京都三大祭」,是京都初夏的風物詩。始於1500年前,起源於祈求五穀豐收的祭事,也曾在「枕草子」和「源氏物語」中登場,是歷史相當悠久的祭典。正式名稱為「賀茂祭」,平安中期的貴族們若提起祭典,指的就是「賀茂祭」。

3. 京都五山送火
每年8月16日夜間,在包圍著京都盆地的山林裡,飄浮著以火焰排列的文字和圖形的「京都五山送火」。以東山的大文字開始,用火光依序排列出妙法、船形、左大文字和鳥居形狀,充滿夢幻般的幽玄之美。

結語
以上介紹了京都觀光必訪的旅遊景點、推薦美食、住宿設施和傳統活動等資訊。希望為各位規劃行程提供參考。
如果時間充裕,建議再到另一座千年古都奈良看看,從京都搭乘電車只需1小時左右即可抵達。奈良和京都一樣,有很多充滿日本古都風情的旅遊景點,可以體驗一趟感受日本獨特的歷史及傳統文化的深度旅遊。